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是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领导创建的一支地方部队,渊源于20世纪初杨虎城在家乡蒲城县组织的一支农民抗暴武装。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杨虎城率领蒲城农民武装积极参加,同新成立的秦陇复汉军一起与清军作战。1914年编为蒲城东乡民团。1915年参加讨袁战争。1916年编为陕西陆军第三混成团第一营,杨虎城任营长。1917年12月,陕西爆发了反对北洋政府在陕西代理人陈树藩的战争,并成立陕西靖国军。杨虎城即率部参加,被编为第三路第一支队,杨任司令。1922年1月,设在三原的陕西靖国军被迫解体,杨虎城迎总司令于右任到其驻地武功重建靖国军总司令部,其部升编为第三路,杨任司令。5月,于右任密赴上海,向孙中山复命,杨虎城率部转进陕北,编为陕北镇守使井岳秀部步兵团。1924年10月北京政变发生,同情广东革命政府的国民军成立。井岳秀部改称陕北国民军。杨虎城遂以陕北国民军前敌总指挥的名义率军南下,立足渭北,支持驱吴运动。1925年8月,国民军第三军军长孙岳率部入陕,杨虎城部被编为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杨任师长。1926年春,直系军阀刘镇华率部围攻西安,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改为陕军第三师,杨虎城仍任师长,参加坚守西安,策应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伐的斗争。11月,已宣布参加国民革命的国民军联军解除西安之围。1927年2月,陕军第三师改编为国民军联军第十路,旋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十军,东出潼关,参加北伐。1928年秋,部队又改编为第二集团军暂编第二十一师。杨虎城先后任总司令、军长、师长。1929年4月,杨虎城接受蒋介石的指挥,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十四师。1930年3月后,杨部相继改编为第十七师、第七军、第十七路军,杨虎城先后任师长、军长、总指挥。11月,杨率部回陕,出任陕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兼十七路军总指挥。从1931年至1936年12月,是十七路军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下辖的部队有第七军,第三十八军,陕西警备师,陕西警备第一旅、第二旅、第三旅,甘肃宣慰使署警备第三旅,直属警卫团,特务第一团、第二团,骑兵第一团、第二团,特务营,教导营等部,总兵力达6万多人。十七路军在其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共产党人和中共组织多方面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十七路军中的组织,始建于1927年初。在此之前,共产党员魏野畴、赵葆华、吕佑乾、刘含初等在其中进行过活动。陈云樵、卫志毅、张振河、李维翰、白怀德、李德兴等是该部士兵中参加中共最早的一批。到1936年,中共在十七路军建立的组织有总部宪兵营新兵排支部、西安绥靖公署教导营中共营委员会、十七路军总部宪兵营中共西北特别支部、特务第二团中共团委会、特务营中共总支委员会等。还有一些单位有共产党员活动,但未成立党的组织。也有一些担任重要职务的共产党员没有或大部分时间内没有编入党的基层组织,其组织关系或在中共中央,或在中共陕西省委ol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共中央领导开始直接做十七路军杨虎城等上层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争取共同抗日救国。1936年12月12日,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背信弃义,对杨虎城及其领导的十七路军进行疯狂的打击、迫害。1937年5月,西安绥靖公署及十七路军总部被撤销,杨虎城被迫辞去公职出国考察,十七路军被缩编为三十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