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寓础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3-09-04 16:02  阅读量:    字体【

何寓础(19051968),又名何琪、于藻,别号云嵯,笔名语粗、石林。陕西长安细柳(今属西安市长安区细柳街道办事处)人。

何寓础家贫,早年读书时由于连年考试都得第一名而获免学费。1920年入陕西省立第三中学师范组,1923年毕业后任小学教员。

1924年何寓础得友人方仲如、冯一航资助赴京考入国立北京师范大学。

1925年何寓础加入旅京陕西学生进步社团共进社,任该社总执行委员兼宣传股主任委员,是共进社后期领导人之一,曾在《共进》半月刊上发表文章多篇,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政府及国民党右派、国家主义派进行揭露和抨击。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何寓础撰写文章,以亲眼所见李大钊等群众领袖在枪林弹雨中坚持斗争的事实,驳斥了反动势力捏造的“民众领袖存心险恶,鼓励青年入于死途,自己逍遥事外”的谰言。

1926年夏,何寓础在北京师范大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6101日,奉系军阀张作霖以“赤化”罪名封闭共进社总部,杨晓初、何寓础等数十名社员被捕。经中共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多方营救,由曾任陕西督军的陈树藩出面保释,于1926年底出狱。

1927年初何寓础转为中共党员,奉派赴陕西绥德陕西省立第四师范,以教员身份作掩护从事地下工作,任中共绥德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兼组织部部长。

19277月何寓础后又赴渭南县立中学教书,任中共渭南县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1928年参加了渭华起义。中共渭南县委书记肖明指示阳郭人的贺修之协助何寓础在沋河川、三张一带迅速整顿和加强农协武装,积极准备武装斗争。3月底前后,参加了在王埝村召开的县委扩大会议。会后,组织农协武装,打击土豪劣绅,给群众分粮分物。

192851日何寓础主持陕西省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崇凝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之后马不停蹄地主持、参加渭南赤水、阳郭、三张暴动大会,在阳郭列席中共陕东特委扩大会议。56日在渭南之沋河川万阁岭(俗称“万甘岭”)主持参加陕东赤卫队成立大会并授旗,宣布陕东赤卫队领导组成人员。

何寓础亲身经历渭华起义这场革命风暴,感触良多:由于复杂的其他原因以及“领导上的错误”加上“经验缺乏”等等,使起义最后没有真正的发动群众,……。为之何寓础在一次中共陕东特委扩大会上说:“如果继续这样脱离群众的行动下去,很可能走到连群众也要反对我们的一天。”但何寓础的意见未被采纳,最后却背了个“退出中共渭南县常委会”的处分;何寓础到西安向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人陈述,非但未得到支持,反而被“开除”了党籍。

何寓础离开中共党组织以后,一直恪守“做党的忠实群众”的诺言,在西安、宝鸡、大荔等地教育界供职期间,支持青年学生的进步活动,掩护中共党员的秘密工作,曾两次被国民党当局以“共党嫌疑”逮捕入狱。

1930年秋,何寓础和蓝田县孟村之胡景儒(建国后曾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第四届至第六届政协副主席等职)结婚。

1933年,何寓础之挚友王泰吉拟率十七路军骑兵团在耀县起义,委托何寓础寻找中共陕西省委联络。不久,偕中共陕西省委派员余海丰到耀县,进行了大量起义前的准备工作。

19337月,呼延震东与何寓础、贾拓夫等人在西安骡马市饭馆开会,由于叛徒告密,被军警逮捕,后经杨虎城、杜斌丞保释出狱。

19341027日,蒲城之尧山中学校举行首届开学典礼,杨虎城将军、邵力子先生(时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张继等社会名流专程赶来参加。冯一航、朱茂清、余海波、赵曼青、原禾森、何寓础、张希钦、方仲如等一批教师,张永敷主持建校并任校长,米暂沉安排人事,日本留学归来的袁若愚主持校务。

1936年秋,何寓础在蒲城重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自己八年后再回党的怀抱而无比欢欣。

西安事变期间,何寓础与杨明轩等二十余位群众救国团体的著名人士一道,经中共西北特别支部委员余彬如邀请至西安社会路之长安县政府,参加了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与西安各救国团体代表的座谈,聆听了中共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了解了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决策。

19371月,党的外围组织——“西北教育界抗日救国大同盟”(简称“教盟”)成立,何寓础为筹备人和大纲起草者之一,当选为教盟第一、二届执行委员,在杨明轩领导下与车向忱、刘尚达、余达夫等人共同起草了《陕西国难教育方案暨其实施办法》。

1937年下半年之七七事变后,何寓础当选为西安中等学校教职员联合会执行委员,负责总务部工作;并担任中共西安中等学校教职员支部书记以及负责教盟的工作,配合各团体开展抗战初期的民众运动。同时积极发展党员,曾介绍李敷仁、田克、李一青、余达夫等教育界著名人士入党。

19371112日,由何寓础任社长、李敷仁任主编了在陕西甚有影响的、内容进步而文字通俗、深受群众欢迎《老百姓》报(共出版113期,1940年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

1938年何寓础第四次被国民党逮捕,经西安二中学生罢课营救而获释。1938年秋,又以“左倾分子”的名义,将何寓础“驱逐”出教育界,禁止陕西各校再予聘用。

1938年末,何寓础结束了十余年的教书生涯,奉中共组织派遣,先后任孔从洲部秘书、赵寿山部司令部上校秘书,在国民党军队中从事中共地下工作,对团结进步力量、促使部队起义起了积极作用。

1947519日,何寓础越过封锁线进入陕甘宁边区。时值胡宗南进犯延安,先在关中地委,后到西北局,此期间主要是行军和学习,与蒋军周旋。19479月,到延安大学工作,因延大已撤离延安,在转战陕甘后正向晋绥边区迁徙。到延大后,更名于藻,担任新闻班班主任。194711月边区政府任命何寓础为延安大学第一副校长。

1948年元旦,何寓础曾充满激情地为校刊撰写了《人民队伍中的第一个新年》一文,其中写道:“我以前的四十几个新年,都是在满清皇朝、北洋军阀、国民党反动统治下度过的。只有今年——1948年的新年,才开始在人民的队伍里,以无限的感慨与满怀新的希望,和许多革命干部、翻身农民在一起过年,这该是多么值得兴奋的事啊!……1947年是我生平最可纪念的一年。” 在由何寓础执笔的1948年元旦献词中说:“我们的新年祝词是相互的鼓励:‘锻炼自己,加强工作,迎接新的胜利!’”。

1949年初何寓础南下韩城,负责延大分校工作。19494月任中共延大总支组织委员。

194958日,中国民主同盟西北解放区盟员大会在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举行。中共中央西北局负责人赵伯平、工会主任萧彩凤应邀莅会祝贺。增选赵寿山、党晴梵、何寓础、亢心栽、任谦、姚文、杨晓初、孙崇甫、王犁、王维棋、李馥清、赵铭锦、杜笠、吴剑夫14人为委员。

1949520日西安解放,6月初,何寓础任新成立的西安市人民政府第一任专职秘书长、党组委员。但“兹委任何寓础为西安市人民政府秘书长”的文件正式下达是19491010日(陕甘宁边区政府第160号命令)。

何寓础在西安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岗位上默默干了16年,1964年何寓础正在开会时心脏病突发而入院治疗,1965年冬,何寓础调任西安市政协副主席。

何寓础1967年因患胰腺癌于19683月病故,享年63岁。



上一篇:  

下一篇: